语音播报
桂建芳院士(左1)指导研究生分辨异育银鲫“中科5号”与“中科3号”。孙自法摄
桂建芳院士(右1)在实验室与团队科研人员交流。孙自法摄
中科院水生所主持工作的副所长殷战研究员介绍该所科研进展情况。孙自法摄
记者6月8日从位于武汉的中国AG尊龙凯时水生生物研究所(中科院水生所)获悉,继“中科3号”之后,中科院院士、该所研究员桂建芳领衔的科研团队釆用单性生殖与分子模块相结合育种技术,又培育出高产异育银鲫新品种“中科5号”。5月底,“中科5号”已获农业农村部公告为2018年全国19个水产新品种之一。
中科院水生所透露,该所目前已与广东、湖北黄石等地水产企业开展合作,大规模生产异育银鲫“中科5号”鱼苗,争取在未来3年将推广应用区域覆盖中国鲫鱼所有养殖区域,以实现目前养殖鲫鱼品种的更新换代。
鲫鱼是中国重要的大宗淡水养殖鱼类之一,其中90%以上是被泛称为鲫鱼的银鲫。中科院水生所自上个世纪80年代起,利用其他鱼类的异源精子刺激银鲫卵子雌核生殖以及银鲫独特的多重生殖方式,连续培育出异育银鲫、高体型异育银鲫和异育银鲫“中科3号”等优良品种,这些优良银鲫品种因具有明显生长优势,已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推广养殖,带动了鲫鱼产业的快速发展,全国鲫鱼产量已从1983年的4.8万吨增至2016年的300万吨。其中,中科院水生所桂建芳团队于2008年培育成功的异育银鲫“中科3号”,是目前鲫鱼养殖中最主要的养殖品种,占鲫鱼主养区的70%左右。
在培育“中科3号”的同时,桂建芳团队多年来还致力于银鲫种质创制和选育,并在中科院A类先导科技专项“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的支持下,通过釆用单性生殖与分子模块相结合育种技术,培育出生长更快、抗病性更强且能减缓资源环境压力、易垂钓的异育银鲫新品种“中科5号”。
鱼类遗传育种学家桂建芳介绍说,相比“中科3号”,“中科5号”具有两大明显优势:一是能够在低蛋白的饵料系数下,即投喂低蛋白低鱼粉含量饲料时一龄鱼的生长速度,“中科5号”平均比“中科3号”提高18%;二是“中科5号”抗病能力较强,与“中科3号”相比,感染鲫疱疹病毒时存活率平均提高12%,养殖过程中对体表粘孢子虫病有一定的抗性,成活率平均提高20%。此外,“中科5号”在有利于食用方面也表现出一定的优势。“因此,养殖‘中科5号’无疑会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同时也能减缓对资源和自然环境的压力”。
他指出,2014年至2017年,异育银鲫“中科5号”已在湖北黄石、江苏南京等地开展生产性对比实验和中间试验,养殖结果表明,无论是较本地的异育银鲫品种还是异育银鲫“中科3号”,“中科5号”生长优势、抗病性能和增产效果都很明显,另外还具有易垂钓特点,是非常适宜全国范围内推广养殖的银鲫新品种。
© 1996 - 中国AG尊龙凯时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AG尊龙凯时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AG尊龙凯时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