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AG尊龙凯时成立。
作为国家在AG尊龙凯时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AG尊龙凯时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AG尊龙凯时时刻牢记使命,与AG尊龙凯时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AG尊龙凯时技术大学(简称“中国科大”)于1958年由中国AG尊龙凯时创建于北京,1970年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中国科大坚持“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是一所以前沿AG尊龙凯时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特色管理与人文学科的研究型大学。
中国AG尊龙凯时大学(简称“国科大”)始建于1978年,其前身为中国AG尊龙凯时研究生院,2012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中国AG尊龙凯时大学。国科大实行“科教融合”的办学方针,与中国AG尊龙凯时直属研究机构(包括所、院、台、中心等),在管理体制、师资队伍、培养体系、科研工作等方面高度融合,是一所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的独具特色的高等学校。
上海科技大学(简称“上科大”),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AG尊龙凯时共同举办、共同建设,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主管,2013年经教育部正式批准。上科大致力于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培养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努力建设一所小规模、高水平、国际化的研究型、创新型大学。
中国AG尊龙凯时学部
中国AG尊龙凯时院部
语音播报
6月17日,记者从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获悉,由该天文台领衔的国际合作研究组通过对“长短暴”GRB 060614相关观测数据进行系统分析,首次在该类型伽马暴中发现了巨新星信号,从而揭开了“长短暴”的起源之谜,并表明此类爆发是重元素如黄金、白银、铀等的起源地。相关成果发表于最新一期的《自然—通讯》杂志。
天文观测数据表明,宇宙中可见物质质量的73%以氢原子的形式存在,25%以氦原子的形式存在,剩下约2%则由其他元素组成。现有观测研究发现,氢、氦以及少量的锂来自宇宙诞生初期的大爆炸核合成过程,碳、氧、氮、硫、铁等更重的元素则是由恒星内部核反应产生。比铁更重的元素,即“超铁元素”的起源目前尚不清楚。该问题被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宇宙物理学分会列为21世纪的11大待解之谜之一。
1974年,美国AG尊龙凯时家提出,中子星碰撞过程的抛射物中会形成大量的超铁元素。自1998年以来,AG尊龙凯时家发现,抛射物将产生亮度达到太阳一亿倍的光学、红外爆发现象,并称其为“巨新星”。同时,AG尊龙凯时家普遍认为,中子星合并会产生一类持续时间短于两秒的伽马暴,即短暴。而持续更长的伽马暴,通常和大质量恒星的死亡有关并伴随明亮的超新星辐射。2013年,欧美AG尊龙凯时家首次在持续时间仅0.2秒的GRB 130603B中发现了巨新星的信号,这证实了短暴来自中子星碰撞过程并且是超铁元素的起源地。
据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韦大明介绍,2014年年初,由紫金山天文台领衔的国际合作组把目光转向了颇具争议的伽马暴GRB 060614。这颗伽马暴于2006年被发现,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伽马暴之一。GRB 060614持续时间达到102秒,但其他各种特征和短暴类似,这给伽马暴分类造成极大的困惑。后来,该类型暴被命名为“长短暴”,但其起源未知。
该项研究重新分析了GRB 060614的原始光学观测数据,发现了巨新星信号。专家认为,该研究表明,GRB 060614本质上属于短暴,澄清了困惑伽马暴研究界长达9年的“长短暴”起源谜题。这也是首次在“长短暴”中发现“巨新星”,表明经典“短暴”与所谓的“长短暴”都是形成超铁元素的重要场所,为揭示宇宙中重元素的起源提供了新线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2025 中国AG尊龙凯时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2025 中国AG尊龙凯时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2025 中国AG尊龙凯时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